A1:各位的大學專門領域對任教中學的課程與教材,基本上沒有多大困難;但大家到學校會面臨的不是專門領域不會教,而是遇到怪獸家長如何處理?親師關係如何互動?如何經營一個好班級?如何面對問題學生的調皮搗蛋、不合群、欺負他人、不服從管教?如何輔導弱勢學生或身心障礙特教學生?如何處理校園偶發事件或危機事件?如何和行政人員、同事(教師)、職員及家長溝通?如何處理學生霸凌行為……等等,這些問題已非專門領域範圍,但卻是教育專業的議題。這是教育研究所可以讓大家更有自信的學習與成長的地方。
A2:各位可以從本所每年都近200人左右報考台北在職專班及桃園在職專班就可知道。現職教師他們感受到校園問題層出不窮,回到教育研究所再充電,可讓他們更踏實更有信心在教師職場上迎刃而解。教育研究所的這些學長姊都已經有豐富的教學與親師互動經驗,利用晚上時間重返課堂,讓他們的理論和實務更能結合。
A3:本所103年8月新進的謝念慈老師,大學於理學院修讀數學系,曾在新北市與臺北市國中、高中擔任數學科教師;在職期間,於教育學院修讀教育心理與輔導、教育研究所並獲得教育碩士,並曾任輔導主任;博士班於科技與工程學院工業教育研究所,並獲得博士學位。這段跨領域範圍,轉修讀教育及其相關研究所的學習,讓他在學科的課程設計、教學效能、班經經營、學校行政及其領導、人際溝通、輔導、研究等能力,拓展出宏觀、綜觀與微觀大幅精進與提升,因而孕育優質能力,表現出類拔萃,受臺北市長聘派任臺北市公立高中校長職務。他生涯發展的成功,足供同學們學習的榜樣。
A4:教育研究所的定位是培育教育學術研究與從事教育行政、學校行政與人力資源管理的人才,各位有師資培育的基礎之後,到教育研究所更能向上發展。因為研究所的任務在培育創新、思考、批判及獨立研究的人才,因而研究生能夠具備創新、批判、評比、審核、思考與學術論文寫作(APA)的能力。而這些成長的歷程就是「要先學會做人,才能學會做事;學會做人和做事,才能學會做學問」的根本道理。更是大家進入學校擔任教師不可少的基本態度和能力。
A5:由於高等教育的過度擴充(massification),已使高等教育大眾化(higher education for all),造成學士滿街跑,且成為基本學位,然學士不必如碩、博士須獨立完成學位論文,在研究方法、學術視野,學士都有向上提升的必要性。茲以下表比較之。
博碩士和學士學位之比較
項目 | 博士 | 碩士 | 學士 |
地位 | 學術尖峰 | 高級學位 | 基本學位 |
方法 | 獨立研究 | 基礎研究 | 入門方法 |
著作 | 投稿知名期刊 | 投稿期刊 | 寫作概念 |
論文 | 博士論文 | 碩士論文 | 學分及格 |
團隊 | 前瞻導引 | 個別協助 | 團隊情感 |
能力 | 歸納、分析、批判、創新 | 理解、應用、歸納、分析、批判 | 知識、理解、應用、歸納 |
學術 | 獨當一面 | 半依賴性 | 基礎初探 |
職涯 | 學術或行政 | 學術或行政 | 行政為主 |
發展 | 學術&領導 & 管理 | 學術&領導 & 管理 | 領導或管理 |
資料來源:張國保(2015)
A6:《教師法》第16條第一項第三款明定「教師接受聘任後,依有關法令及學校章則之規定,享有參加在職進修、研究及學術交流活動的權利。」同法第17條第一項第五款明定「教師除應遵守法令履行聘約外,並負有從事與教學有關之研究、進修之義務。」教師是教育第一線的實務者,對教學現場最為了解,舉凡行動研究法、個案研究法、質性的訪談、量化研究分析、比較研究、敘說研究…等,都值得教師及早學習規劃與準備,這些能力在教育研究所的教育統計、教育研究法、論文指導等相關課程均能涵蓋。
A7:銘傳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招9人,分推薦甄選(5人)和考試入學(4人)二種方式。推薦甄選含書面審查(50%)及口試(50%),已於103年12月錄取5人;考試入學含書面審查(30%)及筆試-教育學(70%),將於104年3月17日(二)上午考試(教育學),報名至104年2月26日(二)1700止。
A8:依規定研究所碩士班修業年限1-4年,因故延長休學最多6年。可於第2學年參加師資培育中心中等教育學程的甄選;已經是師資生資格尚未修完師資培育課程者,可在教育研究所期間持續修讀教育學程學分,完成後參加教育學程的實習;已修完中等教育學程學分者,俟完成教育學程學分後,即可申請實習。因此,對於大四尚未完成修讀教育學程學分者,不要延畢,選擇持續修讀教育研究所,不會浪費一年時間,且在研究所期間又能增廣見聞,增進知識成長,累積教學經驗,才是明智的抉擇。
A9:教育研究所考試入學之筆試考教育概論(70%),題型為5題簡答題25%、3題申論題75%。命題內容及參考書目如下~
1. 黃光雄主編(1996),教育導論,台北市:師大書苑。
2. 吳清山主編(2013),教育概論,台北市:五南出版社。
3. 教育政策與時事,請參考教育部網站及媒體。
教育概論
1.黃光雄--教育概論--台北市:師大書苑出版。
2.吳清山--教育概論--台北市:五南出版社。
3.教育政策與時事,請留意媒體或教育部網站資訊。
張貼者:2012/12/2 下午7:00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
六月,一個鳳凰花開的時節,也是一個畢業的季節。鳳凰花落,驪歌響起,大家經歷了無數個畢業典禮,想必對這些也非常熟悉,但是,大學的畢業典禮卻是有可能是一個人最後的畢業典禮。 猶記,三月是杜鵑花開的時節,銘傳種滿整排杜鵑花,每天最熟悉不過的走道卻因杜鵑花增添不少色彩,早晨上課也不再是一種煎熬,但是,花開花落,就像世上無不散的宴席。而大學生們也為未來展各奔前程。 每個大學生都對未來充滿期待與憧憬,當然,我也不例外。我在補教業待了4年,我曾經問過自己:「我,是一個好老師嗎?」,每個對好老師的定義不同,我一直認為我只要教好學生,考試答題技巧跟重點,只要做到這幾點,愧不俯於天地。一直以來我忽略的是學生的「心」,教學生技巧只是讓學生有所謂「工具」,但是,教學生如何但人處事、品行與德行 、以及價值觀,卻是一門深厚『教育』,我捫心自問:「教育的本質不就是教化學生,尋找正確的人生定位」。而我只是一昧的教學又教學。今天,我踏上銘傳教育研究所,也尋找了我的答案,相信很多以當「至聖先師」為目標的學生們,能一起為這片教育的版圖打拼,為這社會上樹人育人。 |
張貼者:2012/11/16 上午4:40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
兩年的時光匆匆的過去,在這忙碌的兩年很辛苦,收穫也很多。當中有許多的關卡,對我來說是一種考驗。但我感謝上帝:「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」事實證明我通過了這場考驗,那成果是甜美而充實的。感謝銘傳這一群充滿熱誠的師長,耐心的教導和協助讓我在其中更加的成長,其中包括張所長國保、施老師明發、鈕老師則誠、劉老師玉玲、沈主任佩蒂、周老師子敬等…。所有教過我們的老師,無法一一的細數。也特別感謝數淑和倩瑜對我們這群研究生所提供的協助和幫忙。 我的論文能順利完成,特別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振南教授,認真細心的指導。也感謝口試委員:楊錦潭教授和李心儀教授對論文寫作所提供的寶貴意見,讓我的研究學習更充實。 回想這兩年的時間,一路走來滿滿是恩典;我要感謝身邊許許多多幫助我的人,才能讓我完成研究所的學業。感謝我的上帝賜給我「天時」、「地利」、「人和」的環境完成學業,在我考上離家不遠的研究所時,正好調到離家近的學校工作,學校中的老師都很和氣而且照顧剛進新環境的我。家人對我的學習也給予支持,這是我最感謝的! 有太多要感謝的人了;感謝我親愛的母親每天準備豐富的晚餐,讓我不必為了全家的晚餐煩心,可以安心的上課。感謝我的先生欣延對我的學習給予支持和鼓勵,讓我無後顧之憂。也感謝兩個寶貝兒子,自動自發沒讓我操心。因為有你們的陪伴和幫助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。 ~~謝謝您們~~ |
張貼者:2012/11/16 上午4:39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[ 已更新 2012/11/16 上午4:40 ]
時光飛逝,日月如梭。轉眼之間,也輪到我在「誌謝」這頁上執筆揮灑。 這也表示,我的研究生生涯將在此告一個段落了。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:劉玉玲教授,對於論文的各方面,都給了相當的想法與指教。還有擔任口試委員的方志華教授及鈕則誠教授,對於論文的編修上,也給了我很大的助力。 再來是論文的靈魂,四位受訪者:比爾、有希子、陶潛及晴天。沒有你們就沒有這篇論文,謝謝你們願意與我分享各位的生命故事。還有所上的同學:亦淵、靜萍等,很想念以往那些互相打氣、幫忙的日子。以及所上的老師:數淑、倩瑜,抱歉有時候都會漏看了信件中的重點。 感謝我的父母,沒有你們的栽培,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。感謝我的店長:品姊,謝謝妳願意雇用一個動不動就得休假的員工。感謝我的同事,在煩悶的學業之餘,還能在職場得到歡樂。 感謝我的女友:聖潔。過去那些因為論文而焦躁不安的心情,謝謝妳不離不棄而默默的承受著。 僅獻給曾經幫助過我的那些人。 |
張貼者:2012/11/16 上午4:38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
從師院畢業,分發到基層學校服務,轉眼間已經過了十幾個年頭,在這期間,看著同事、同學陸陸續續在各個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,從一開始的無甚感覺,及兩三年後衍生些許羨慕,到後來產生著急、惶恐,甚至低人一等的不安全感,這情緒的起伏可謂甚大。還好,銘傳大學教研所開設了學分班,不僅讓我惶恐的心情得以紓解,更讓我能如願地考上教研所,為人生打開了一扇光明的大門。 銘傳大學學術風氣鼎盛,校風嚴謹,老師更是學識淵博、誨人不倦。在教育研究所讀書,除了學到許多實用的知識外,師生間互動與交流更是熱絡,教室裡隨時都可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,那種溫馨的感覺至今仍令人陶醉。 當然先進的科技設備也是銘傳大學的一大特點,每個教室都有電腦、投影機、擴音機、電子白板,還有先進的雲端伺服器,只要在校園裡,隨時都可透過無線網路選取想要的資料,能身為銘傳大學的一份子,是多麼的幸福啊! 兩年的研究所生活雖然忙碌,但卻很充實,有幸接受多位教授經驗的傳承,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上儲存更多的能量,做起事來更加得心應手;有緣認識許多來自不同學校的同學,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,更能透過經驗分享與對話,接觸寬廣多元的教育心路歷程。我覺得,銘傳教研所是非常優質的,接觸它,我得到許多許多,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,它依然是我唯一的選項。 |
張貼者:2012/11/16 上午4:34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[ 已更新 2012/11/16 上午4:34 ]
執教十年,一直希望能夠再進到研究所來進修,終於在兩年前順利考上,一圓多年的夢想,也讓自己有了專業成長的機會,在教學生活上注入一股活泉。在研究所進修的時光,幸蒙恩師及教育研究所所內的師長鼓勵與指導,以及同學、同事及家人的協助,才能順利完成,內心感到無限感恩。 本研究從題目擬定、研究架構等,最要感謝恩師陳振南教授對學生的關愛及支持,引領我進入研究的殿堂,提供我許多寶貴的意見並在論文的寫作上耐心指導,使本研究得以順利完成。 其次要感謝一同努力的同學們,給予我許多寶貴的意見,我們共冋努力及研究的時光對我而言是非常寶貴的回憶。還要感謝在校的同事們,撰寫論文期間,我身兼導師及行政人員,工作十分繁忙,感謝您們在我低潮時能給我許多的鼓勵,讓我能有前進的動力,點點滴滴我都感念在心中。還有班上的孩子們,你們陪我一起努力充實自我,總是懂事的知道導師很忙,協助我處理校園大大小小的瑣事,自動自發的完成該做的事,如今我們即將一同畢業,結束一段求學生涯,與你們共同努力的日子我將永誌不忘。 最後,要感謝我的父母以及先生的支持,總是隨時撥空照顧兩個孩子,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埋首研究工作,您們的體諒與包容我深深銘記在心,謝謝您們! |
張貼者:2012/11/16 上午4:32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
踏入職場十四年,重回校園重拾書本一直是自己未圓的夢,先前因為家庭因素無法完成,這個念頭延宕許久。在先生的支持與鼓勵下,再加上自己不服輸的精神,在多年之後決定投入研究所考試。 因考慮地利之便,報考的學校有2所,很幸運得能夠考取銘傳教研所在職專班。雖然就讀的是在職班,但是所裡面的老師要求的標準並不馬虎,剛開始,的確是有點吃不消,每天在工作、家庭、課業裡忙進忙出的,有種無法喘息的感覺,也在跌跌撞撞中尋找最佳的適應模式;但也因為老師們的用心,我們的收穫才會更豐碩。 透過moodle系統教學平台,增進師生互動及資訊交流;透過學者專家的教學講座,增進同學的專業能力;參與研討會交流資訊、分享研究心得…等,不管是在研究方法、資料的蒐集、文筆的潤飾、視野的開拓…,對於整體專業能力的提升,精進不少。 學習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,在教研所這兩年中,發現每個同學都認真在追求自我成長,都展現出對學習的熱忱與執著…,就是這種感染力像磁鐵般深深吸引了我,並趨使我勇敢做夢、追夢。 在此,由衷感謝這兩年來不吝指導我的師長們,並藉此文對所有熱心協助所務的幹部們致上最高謝意。 |